压力管道安装资质咨询网

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4006-010-725
小图标  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的安全现状及建议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的安全现状及建议

文章录入:压力管道许可证咨询网  文章来源:压力管道许可证咨询网  添加时间:2014/12/24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的安全现状及建议


 

  管道运输是能源输送的主要手段,管道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在输送水、油、气、煤以及通信、供电、交通、运输和排水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工业和城镇生活的大动脉,因而被称为生命线工程。

  然而,近日的一则“我国油气管道每10公里有2.5处隐患,但整改率只有12.6%”的报道,再次让油气管道的安全问题成了大家的热议的话题。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方便城生活的同时,也因施工不当、年久失修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甚至成为当地居民的“夺命线”。而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工作涉及单位多、投入大、难度高、不少地方需要政企联动才能解决。油气管道安全隐患多,整改难度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油气管道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油气管道隐患整改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一、 压力管道的分类和建设现状

  按照《压力管道0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其中: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在我国,随着油气田的相继开发建设,油气管道建设事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北油南运”、“西油东进”、“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格局。就陆上而言,目前我国共有陆上油气管道996条,总里程近12万公里,中央企业、地方政府所属里程分别10.4万公里、1.6万公里,被占压11972处,安全距离不足9171处,交叉穿越8293处。

  在城市,油气管道更与供水、排污、供电、供气、热力等管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就对200多个城市进行的地下管线普查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到2013年,全国直接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117人,管道事故比工业发达国家高出数倍。油气管道的“最后一公里”成了管道事故的多发地。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设计因素、制造因素、安装因素、管理不善、腐蚀等。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管道企业对所属管道监护管理不到位等管道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

  二、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隐患整改难原因分析

  公共区域油气管道隐患多,整改难度大主要表现在:1、管线上方建筑物占压、管线与道路交叉占压等油气管线的“违章占压”;2、管线与周边居民区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油气管线与其他管道间安全距离不足等的“穿越人员密集场所”等。这些情况又常与城市区域扩展、部门职能转换、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等纠缠在一起,致使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工作涉及单位多、投入大、难度高。这也是油气管道隐患整改率低的根本原因。

  三、 现有油气管道隐患治理的一些建议

  1、要进一步落实管道单位对管道安全主体责任。其中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管道巡护、定期检测、维护等制度的实施;制定本单位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物资,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明显标识管道,并在显眼位置设立安全指引;建立和实施工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2、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可以安委办牵头,发改、规划、国土、建设、交通、安监、公安、环保、水利等部门加强信息交流,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化解已存在的油气管道安全问题。

  3、要大力宣传油气管道安全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油气管道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安全保护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特别是在油气管道穿越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对周边人民群众、铺户防油气管道事故的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的宣传和教育。
                                                                                                                                                                                                                                                        摘自 中国安全生产网